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,如何正确理解知识产权?
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,如何正确理解知识产权?
在高企认定时,需要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(>70分)。其中,知识产权分值≤30分,其相关评价指标有:
注意:优先考虑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支持作用,加分项目要以已经发布的为准。
常见问题:
(1)为何申报了多项知识产权,高企评审得分却很低?
(2)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在高企认定中的分量是一样的吗?
(3)企业购买、受让的发明专利可以使用吗?
(4)如果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未成功,下一次申请时,使用过的Ⅱ类知识产权还能继续使用吗?
注意事项:
(1)确保申请的知识产权与研发项目、高新技术产品有关联性。知识产权对主营产品在技术上的支持作用,要体现产品与专利技术的关联性要强,要提现解决了什么问题,达到了什么效果(成本降低、效率提升、良品率提高......)
(2)合理把控申请知识产权的时间节点,而不是在高企申报前集中性、临时性申请一批专利。要有申报前三年授权或者转让确权的知识产权。如果全部为申报当年度授权的,科技部门将不予推荐。
(3)受让专利须注意产品相关性、技术获得时间的合理性。
(4)对于受让、受赠和并购的Ⅱ类知识产权,需要了解清楚是否其他企业在申请高企中作为证明材料提交过,避免重复使用。
(5)申报材料中技术先进度那里要尽量详细些,最好有同行业的数据比对,或者企业的前后技术数据对比,这部分内容很重要,要认真写好。最好有一个发明专利。
(6)制造业企业不要大量的用软著凑数,否则极易引起专家对技术先进度、主营产品核心支持作用上的掉档减分。